近日,在双港镇福塘村蜿蜒的乡村小路旁,一盏盏路灯次第架设,这是省级非遗三合龙舟会今年实施的公益项目的一部分。三合龙舟会今年将所有收益用于公益事业,总投入超过10万元。 7月1日,天气炎热,在双港镇福塘村,工人们按照每隔30至40米的距离安装新路灯。他们现场组装、调试、立灯杆。这些路灯利用太阳能,节能环保亮度高,为这条5公里长的乡村公路“增光添亮”,彻底改变村民夜间出行不便的状况。 三合龙舟会副会长李新友介绍:“村民夜间出行不便,我们龙舟会安排公益资金,及时安装40多盏太阳能路灯,既能保障安全,又环保节能。” 福塘村地处嬉子湖畔,其龙舟习俗可追溯至元末明初。每年端午节期间,三合龙舟会吸引上千村民参与,所得捐款悉数用于公益事业。近年来,三合龙舟会的影响不断扩大,2022年入选第六批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成为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端午民俗活动。 三合龙舟会一直倡导行善积德、扶危济困,传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。三合龙舟会所有收入归集体,主要用于修桥筑路、济困救贫、捐资助学、兴修水利等。今年,三合龙舟会将收到的10万元捐款全面用于村级公益事业,架设路灯便是其中重要一项。三合龙舟会会长李征平表示:“我们要传承龙舟精神,在修桥补路、捐资助学等方面持续发力。” “龙舟会不仅救助困难户,现在又装了路灯,真是为民办实事。”村民李朴生感慨道。这种“取之于民俗,用之于民生”的模式,使传统节庆活动转化为持续性的公益力量,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温暖的光彩。 (余大国 吴琦) |